TABLOID

国际育儿小报

新生儿喂水指南
新生儿宝宝是否需要喂水? 1、纯母乳喂养的新生儿(0-6个月)母乳中80%以上是水分,能满足新生儿对水分的需求。额外喝水可能会影响奶量摄入,甚至导致母乳分泌减少,特殊情况需遵医嘱。 2、配方奶喂养的新生儿配方奶按比例冲调后水分充足,正常喂养下能满足水分需求,无需刻意喝水。天气炎热、干燥、尿量少、颜色深可适当补充。(每次5-10毫升) 3、添加辅食后的婴儿(6个月以上) 开始吃辅食后,可在进食后或两餐之间喂少量水,帮助清洁口腔和补充水分,具体量根据婴儿需求调整(每日约100-150毫升)。 0-6岁宝宝每日需水量 0-6个月新生儿· 纯母乳喂养:母乳中水分占比约87%,正常情况下无需额外补水,母乳量足够即可满足需水量。 配方奶喂养:按比例冲调配方奶后,奶液中的水分已能满足需求,无需刻意喂水, 7-12个月婴儿· 每日总需水量约900毫升其中约600毫升来自母乳或配方奶(每天奶量约600-800毫升),剩余300毫升可从辅食和饮水中获取,建议每日额外饮水100-150毫升(可分多次喂)。 1-2岁幼儿 · 每日总需水量约1300毫升奶量约400-500毫升,其余水分来自辅食和饮水,建议每日饮水量约500-600毫升(可分多次喂)。 3-6岁儿童· 每日总需水量约1600毫升奶量约300-400毫升,其余水分来自饮食和饮水,建议每日饮水量约600-800毫升(可分多次喂)。 *素材皆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

把育儿装进口袋

随时随地打开手机,查看国际前沿育儿资讯

以下途径,您都可以关注国际育儿小报哦

app

国际妈咪APP

app

宝宝管家APP

app

国妈母婴微信号

宝宝攒肚不要慌!
了解什么是攒肚 攒肚 指的是宝宝排便习惯的突然改变比如之前一天拉一次或者多次,突然好几天都不拉有些宝宝2-3天,也有宝宝最长十几天不拉还经常放屁的现象 大多发生在宝宝两三个月以后 为什么会攒肚子 宝宝消化能力提高,肠胃对食物充分地消化吸收,剩下的残渣不多,不足以刺激直肠形成排便随月龄增加,宝宝原始反射逐渐减弱"胃结肠反射"消失,不再一喂奶就拉臭臭 宝宝猛涨期肠道对食物吸收增加,吃得多拉的少 怎么区分攒肚 vs 便秘? 1、发生时间 "攒肚"大多发生在宝宝2-6个月内,"便 秘"则可能发生在任何一个阶段 2、便便形状的不同 "攒肚"白的大便黄、软、粘稠; 而"便秘"时的大便干、硬,且不便排出 3、情绪不同 "攒肚"时宝宝情绪稳定,不会哭闹,吃睡玩正常; 而"便秘"时宝宝会暴躁,且吃不下饭 4.放 P 有差别 "攒肚"是宝宝放的屁又多又臭: 而"便秘"时宝宝很少放屁,且很费力 攒肚子要怎么办? 1.观察 当宝宝出现腹胀,摸起来鼓鼓硬硬的,同 情绪异常,哭闹不止,要尽快找医生当面 判断是否有胃肠道疾病 2、顺其自然 如果没有以上的情况,宝宝精神、吃喝都正常,那就顺其自然等待:当宝宝身体内的食物残渣"积攒"到一定程度时,自然而然就会排 3、手动干预 A 不建议使用开塞露或者肥皂条会影响宝宝自主排便能力 不要随意吃药!可以吃点益生菌。 *素材皆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
培养孩子的格局 家长的"精细"培养是关键
1.多带孩子见见世面 如何塑造孩子正确的世界观,扩大孩子的眼界,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孩子多见见世面,不要让孩子一味地死记硬背书上的知识,而是让孩子切身去感受书中描绘的情景,让孩子见识更多的东西。不要像井底之蛙一样,困于小小的一方天地,做出一点成就,就觉得自己非常的了不起。 2.常与孩子讨论问题,而不是一味地灌输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,总是喜欢对孩子说,"你就这样做"或者"你应该这样做",但教育方式其实是不太好的。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,不能一味地把自己认为正确的知识灌输给孩子,应该和孩子讨论,让孩子敢于发言、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,其实这样也是在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。 3.以专项的鼓励代替盲目的表扬  很多家长在夸奖孩子的时候,只会说"真聪明""你好棒",但是这种夸奖其实是不走心的。家长可以给孩子专项的鼓励,比如说"孩子,你的画很有创意""孩子,你弹琴的姿势好标准"。孩子经常被这样夸奖,不会盲目自大,还会了解自己到底擅长哪个部分。 4.以身作则 既然要培养孩子的格局,那么家长自己的格局就不能太小。所以在教育孩子之前,家长要先完善自己,提高自己的眼界,这样才能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家长的影响,扩大眼界、有更大的格局。 这对于家长来说也是有一定的好处的,很多时候家长和孩子的世界观不够统一,很容易出现家庭矛盾,而双方都无法说服对方的话,这样的矛盾就会更加激化。 *素材皆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
查看更多

app

扫码下载国际妈咪APP

衹做精品,与世界宝宝品质同步

确定